臨清大佛來歷
明朝後期,佛教逐漸式微,該寺廟再次面臨荒廢,而當時的政府便把龍藏寺改造成為巡按禦史公署。在清朝順治六年,平南王尚可喜南征攻破廣州城,龍藏寺在戰爭中被焚毀,成為壹片廢墟。關於這壹段故事,在前面講廣州十八城墻中也有提到過,尚可喜攻破廣州後進行了大規模的屠城,據說有70余萬無辜百姓被殺,屍體堆在廣州城大東門外,遠隔三裏都能看到屍山,被稱為“東門***冢”,十分慘烈。後來,尚可喜自感殺孽深重,決定營造廟堂,從此“旗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他召集了大批僧侶,從安南王處募集到大批優質楠木,捐獻出自己的俸祿,並親自監理,仿京師官廟制式,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。同時用黃銅精鑄了3尊三世佛像,各高6米,重10噸,供奉於寺廟的大雄寶殿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