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選址整地應選擇幹旱程度高、日照充足、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地下水位低的中性至弱堿性砂壤土或腐殖質壤土。選地後結合整地,每畝施糞肥2500斤,過磷酸鈣50斤作死肥,土壤深耕整地30厘米以上。播種前耙成寬1.3m的高壟;北方可以作為平床。犁溝寬40厘米,四周有很深的排水溝,溝底平坦,排水通暢。黃芩的最佳栽培方式是腐殖質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表土應該又深又軟,底土應該含有礫石。濕地排水低,土質差而粘,不適合種植。氣候適宜溫暖和微寒的溫帶北部和中部地區以及雨量適中的地區。
2.移栽黃芩5438+00年6月萎蔫,次年4月發芽返青。移栽應在秋季土壤凍結前或第二年春季發芽前進行。在細耙的平畦面上,按25-27 cm的行距開水平畦,將挖好的秧苗按大小分兩檔,按8-10 cm的行距垂直栽入畦中,根頭低於土面3 cm。種植後要填土,及時澆水,然後覆土與邊框平齊。
3.現場管理。隨時除草,定植後松土、起壟、追肥2-3次。花期除了種植植物,還要隨時采摘花蕾。應選擇2~3年生的植株進行繁殖。
4.保護塑料膜。種植後要經常檢查塑料薄膜,損壞或未覆蓋的地方要及時用土封好。
5.放苗。黃芪出苗後,晴天下午5點後或上午9點前,應及時放苗,不蓋地膜。
6.除草。田間雜草應在出苗後及時拔除並運出場外。
7.采摘頂端和芽。除種植外,還應在萌芽初期去除花序頂部中心,控制養分浪費。
8.植物繁殖。4月上旬,黃芩根莖新芽萌發前,將黃芩全株挖出,選擇無病蟲害、根莖完整的,切去藥用主根,然後按根莖自然形狀用刀劈開,行距30-40 cm,株距10-12 cm種植。
以上都是關於平時服用黃芪對身體有壹定的調理作用,以及黃芩的種植技術有哪些?希望對妳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