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饑荒食譜 - 妳認為粽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?

妳認為粽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?

甜的和鹹的都可以。

粽子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物。豆腐腦有南甜北鹹之爭,粽子的味道也是南北方不同。

北方粽子以甜為主,有紅棗粽子、紅豆粽子、蜜餞粽子。南方粽子以鹹為主,有豬肉粽子、火腿粽子、蛋黃粽子。

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。北京粽子個頭大,原料以糯米為主,部分地區用大黃米。餡料多為金絲小棗、紅豆、蜜餞,呈斜四角形或三角形,味粘韌,味香。此外,河南魯山縣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區會吃壹種特殊的粽子——槲寄生,粽子是用小米、黍、紅豆、豆角做的,有的人還會加栗子、大棗。

蜜涼粽子是Xi安、關中、陜南的特有品種。形似菱角,潔白如玉,用絲線或竹刀切成小塊,再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。吃起來軟軟的,涼涼的,甜甜的,香香的,很好吃。

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。除了常見的肉粽、鹹蛋黃粽子,還有以雞丁、鴨丁、叉燒、香菇、綠豆沙為餡料的什錦粽子。嘉興粽子也是南方粽子的知名品種。嘉興粽子是四角形的,有鮮肉、豆沙、八寶等品種,尤其是鮮肉粽子。做鮮肉餃子的時候,瘦肉中間會夾壹塊肥肉。餃子煮熟後,肥肉的脂肪會滲透到糯米裏,使餃子肥而不膩,滑爽。

四川人的麻辣特點也在粽子上展現的淋漓盡致。四川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和紅豆,特點是加鹽、味精、花椒、胡椒和少許臘肉,吃起來麻辣刺激。

擴展數據:

最早記載粽子的是西晉1600年前新平太守周部所寫的《風物誌》:“仲夏端午,烹粟。”200年後,南朝文學家吳筠在《續齊故事》中說:“屈原於五月五日死於波羅,楚人哀悼之,故以竹筒貯米,以水祭之。”於是謠言流傳下來,成了風俗。可見人們對忠誠的人有著深厚的感情。

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之死而來的,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。最有說服力的是“包煮”理論,即50萬年前發明帶火熟食時,為了適口,用樹葉將食物包起來放在火中煮熟,然後剝皮食用。這個雖然不叫粽子,但是已經成型了。經過40萬年的春秋,我們進入了石烹時代。我們的祖先能夠在地上挖洞,把獸皮放在洞裏,然後用水填滿它們。我們把滾燙的石頭放進去讓水沸騰,把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煨到成熟,更像現在的粽子。

參考資料:

人民健康網-宗慶北部是甜的嗎?南宗鹹嗎?粽子葉太綠的隱患

中國網-粽子的起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