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饑荒食譜 - 大黃魚網箱人工養殖過程中需要註意什麽?

大黃魚網箱人工養殖過程中需要註意什麽?

大黃魚的特性

大黃魚是壹種暖性群體洄遊性魚類,適宜溫度範圍為10℃ ~ 32℃,最適生長溫度為18℃ ~ 25℃,鹽度範圍為24.8 ~ 34.5,最適鹽度為?30.5,pH值7.85 ~ 8.35。壹般溶解氧在7 mg/L以上,但在人工養殖中,溶解氧可在6.5 mg/L以下,最低不能低於2 mg/L,大黃魚是壹種雜食性、肉食性魚類,是我國主要經濟魚類之壹。近年來,由於資源的下降,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因此,為了大力發展魚類養殖新品種,通過實地調查和論證,我們在膠州灣進行了網箱人工養殖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采用的水產養殖技術總結如下。

海域選擇

大黃魚人工網箱養殖海域選在膠州灣。水質肥沃,優質生物種群欣欣向榮,鹽度適宜,壹年內鹽度幾乎垂直均勻,年平均最小值約為?31.6。年平均水溫為65438±02℃,夏季為25℃ ~ 27.3℃。海域表層水溫9℃ ~ 27℃,表層與底層溫差小於0.5℃ ~ 1℃,流速0.3 m ~ 0.5 m/s,最低潮時養殖區水深在10 m以上。

籠子設置和規格

大黃魚養殖階段的網箱設置要求與魚種培育階段基本相同,但網箱的規格和網目尺寸應隨魚種生長而變化。籠子由聚乙烯等材料制成,可選用網目尺寸為40 ~ 12的尼龍篩網,網目尺寸為30mm左右。為了避免劃傷魚體,網衣材料要柔軟,不要有結節。網箱深度壹般為3.5 ~ 4.5米,退潮時海域水深達到8米以上。籠子的規格有4m× 4m、3m× 3m等。

魚放養

魚種應選擇體型勻稱、體格健壯、體表鱗片完美、無病無傷、大小大致相同的,平均每尾80克至100克。大黃魚苗用封閉的水缸和水桶運輸,用活水船24小時充氣。運輸前停止餵食,運輸過程中清除過多粘液。魚種用船從南方運到青島港,再用裝滿水和氧氣的小船運到網箱養殖點。由於距離較短,運輸過程中存活率達到100%。播種期為5月20日,水溫為65438±08.5℃。魚苗運回後,我們用抗生素和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消毒,然後移至網箱養殖。引進魚種4000余尾,放養密度約為每平方米25至30尾。

餌料投餵

大黃魚在養殖期間,壹般每天早上餵壹次,晚上餵壹次,但在雨天可以隔天餵壹次。壹天的投餌量主要由魚的投餌情況、天氣、水色、潮流變化等決定。水溫在哪裏?29℃以上,濕餌料的日攝食率約為6% ~ 8%。大黃魚主要由新鮮餌料、雜魚、雜蝦、蛤肉等組成。,而且培養每尾需要2.5斤餌料,每尾成本在3元左右。

培育期管理運作

大黃魚網箱養殖期的管理操作與魚種養殖期相同,但網箱養殖期生長最快的是高溫期。這個時候籠子最容易附著動植物,所以要經常換籠子,壹般15天換壹次。每次都要結合換籠用抗生素溶液對籠內的魚進行浸泡消毒,減少魚病的發生。堅持每天早、中、晚三次查看魚類動態,隨時觀察了解潮汐、水流、肥水水質,防止缺氧死亡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