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康定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。自古以來就是茶馬古道的重鎮。壹匹快馬名揚天下,壹曲《康定情歌》絕唱,陶醉了全世界。它被稱為情歌之鄉。
每年春天,家鄉都有“打春牛”的習俗。那壹天人山人海,鑼鼓喧天,鞭炮齊鳴,家鄉人精神抖擻,歡聲笑語。
“打春牛”,又叫“鞭春儀”,是我家鄉最古老的習俗之壹,寓意五谷豐登,國富民安。同時也提醒人們,春耕即將開始,不要錯過農忙季節。只有像耕牛壹樣努力工作,我們才能在壹年裏有壹個好收成。“打春牛”儀式壹般在春耕之初舉行,地點往往是村裏的打谷場。
桑木被用作春牛的骨架,它是用粘土塑造的。它有四英尺高,八英尺長。牛的頭、角、身、腿都制作精美,整個泥牛看起來栩栩如生。春牛演完之後,會請他們上臺。人們在打谷場上鋪上幾厚堆,橫放幾塊木板,圍上幾大塊布,桌子就這樣臨時搭起來了。
在“打春牛”之前,人們還會擺上五谷、美酒和水果,以示對春牛的敬仰。“春打牛”這壹天,賣炒貨、糖果、玩具的商販早早就在打谷場上擺攤。村裏的老人最重視這個儀式。年輕人圍著桌子轉悠,大人會大方地給孩子找錢,孩子的口袋裏裝滿了吃的和玩的。
在“打春牛”的儀式上,往往是村裏資歷最高、名聲最大的老人,牛鞭也很講究。妳必須使用柳條鞭,它象征著春天。牛鞭長二尺四寸,代表二十四節氣;它有五種顏色,代表五個方向,即東南、西北和中部,也象征著五行,即金木、火、水和土。
鞭打春天的牛是為了祈禱今年會是個好日子。“打春牛”時,臺上的司儀也會跟著鞭喊:“迎神,鞭春牛,壹打風調雨順,二打國運昌盛,三打五谷豐登,四打六畜興旺,五打萬事大吉,六打天下太平……”
此時臺上鑼鼓喧天,臺下掌聲雷動,鞭炮齊鳴,好不熱鬧。春牛鬥過後,將是壹片農耕景象。壹對身著盛裝的男女,男牽牛,女牽犁,正在壹邊犁地壹邊跳舞。他們的動作誇張俏皮,把春耕演繹得惟妙惟肖,逗得觀眾捧腹大笑。這是春天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