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個神經元與另壹個神經元相接觸的部位叫做突觸。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系的部位,也是信息傳遞的關鍵部位。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,可以看到壹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,最後每壹小支的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,叫做突觸小體。這些突觸小體可以與多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相接觸,形成突觸。從電子顯微鏡下觀察,可以看到,這種突觸是由突觸前膜、突觸間隙和突觸後膜三部分構成。
周圍神經的纖維終未部分終止於其他組織中所形成的特有結構,稱為神經末梢(nerve
ending)。按其功能,神經末梢可分為兩類:即感覺神經末梢和運動神經末梢。其中運動終板神經元末梢,來自脊髓前角或腦幹的運動神經元的軸突末梢,到達骨骼肌纖維的肌膜處失去髓鞘,再分成爪狀細支,其終末膨大,在骨骼肌纖維的表面形成橢圓形的板狀隆起,直徑
10~80μm。軸突末端球形終末內有線粒體和球形的突觸小泡,其中含有乙酸膽堿。球形終末的軸膜為突觸前膜,與前膜相對應的肌膜為突觸後膜,膜內有n受體,突觸後膜下陷形成許多深溝和皺授,增加了突觸後膜的表面積。突觸前、後膜之間為突觸間隙,寬約40~60n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