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節起源於1621年。1620年9月,102名英國清教徒為了擺脫宗教和政治上的迫害,乘木船飄洋過海,歷盡艱險,經過65天的航行,在11月21日抵達美國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的普利茅斯。移民們初到普利茅斯,就遇上了嚴寒的冬天。他們缺乏裝備、缺乏經驗,加上又有傳染病流行,奪走了這裏過半數人的生命。這年冬末,只有50名移民僥幸地活了下來。
第二年春天,附近村莊的印第安人和移民們認識後,給移民們送來了很多生活必需品作為禮物,並教移民們捕魚、狩獵,種南瓜、玉米、筍瓜、蠶豆和飼養火雞等。這壹年,移民們收獲了累累碩果,闖過了生活的難關。
移民們為了感謝“上帝”,並加強同印第安人的友誼,特地在11月底的壹天,大開筵席,邀請印第安人壹起參加。印第安人欣然應允,並提前送來了鹿和火雞。這壹天除了相互歡宴之外,還舉行多種活動,有摔跤、賽跑、射箭、唱歌和跳舞等。夜晚人們燃起篝火,歌舞狂歡,搞得喜氣洋洋,十分成功。以後,這個歡樂的節日在普利茅斯流傳下來,並逐漸推廣到美國各地和北美壹些國家,人們都把它稱做“感恩節”。
美國建國後,感恩節正式定為全國節日。1795年華盛頓曾發布命令要全國慶祝感恩節,但當時感恩節的日子不固定。直至1941年,美國國會才將感恩節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