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慶位於廣東中西部,有嶺南故都的美譽。當地的蒸菜是肇慶的正宗特產。
據說肇慶的人工蒸制始於秦朝。秦始皇當政時,捐勞沈重,農民苦不堪言。當時農民為方便田間勞作,將大米用竹葉或芒葉包裹,煮熟後作為幹糧隨身攜帶。這是最早的蒸汽。到了漢代,肇慶城鄉居民就有了在春節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,壹直傳承至今。如今,肇慶饅頭已成為白話地區家喻戶曉的傳統產品。作為春節走親訪友的必備禮品,肇慶饅頭象征著來年豐衣足食,吉祥如意。可見,與粽子不同,蒸餃不是用來紀念屈原的,而是人們希望生活富足的吉祥食品。
裹蒸也被視為貢品,《南齊書》記載,皇帝的禦膳中有壹道菜叫“裹蒸”。皇帝非常喜歡:“這個我吃不了,但是我可以把它掰成四塊,當天晚上就有權吃。”
清代詩人王世貞有壹首詩,贊美肇慶城鄉除夕煮飯蒸的盛況:“除夕夜,煙籠紫,家家裹香。”
更多詳情,請點擊以下鏈接:
/view/25405.html?tp=0_01#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