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除夕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麽?

除夕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麽?

人們傳說,中國古代有壹種叫“夕”的怪獸,特別兇猛,經常傷害人類。直到有壹天,壹個叫“年”的小孩告訴大家攆走夕獸的方法:它害怕紅色、火光和炸響,

按照小孩教的辦法,大家果然趕走了夕獸。為了表示慶賀,人們紛紛穿衣新戴新帽,到親朋好友家裏道賀。年趕走夕的這壹天就被叫做“除夕”。

除夕又叫大年夜、歲除、大晦日等等。大多數情況下,農歷十二月有三十天,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、年三十;當十二月小月時,大年夜就變成了為廿九日,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。

除夕的習俗

1、貼春聯

春聯也叫貼、對聯、對子等,以工整、對偶、簡潔、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,抒發美好願望,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。每逢春節,無論城市還是農村,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,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。

2、貼窗花

在中國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——窗花。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,也集裝飾性、欣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、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,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。

3、貼年畫

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,濃墨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。年畫是我國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,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,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