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肝郁怎麽食療,怎麽取穴?

肝郁怎麽食療,怎麽取穴?

肝郁表現出來的癥狀通常為:頭暈頭疼、心煩意亂、不思食飲、喉幹胸悶等,其實很多人的頸椎病也是肝郁造成的,從脈象上看多為弦脈,而且肝郁者也多脾虛,從五行上看也是肝木克脾土。肝氣郁結屬中醫裏的少陽證,因此用藥調理時也多采用和解少陽的小柴胡湯加減方。

如果采用針刺外治法時應如何配穴呢?肝郁脾虛根在其臟,原穴又是其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,故先取其本經原穴:太沖穴和太白穴。若將肝郁之氣補為脾用則壹舉兩得,當為上策。因陰經原穴又是其本經五輸穴的輸(土)穴,五輸穴又與五行相配伍,再各取其本經的滎(火)穴:行間穴和大都穴。肝屬木,木生火,火生土,肝經取行間穴(滎火),有木(肝)生火(行間穴)之義,再取太沖穴(輸土),有火(行間穴)生土(脾)之義,這是其壹;脾屬土,火生土,脾經取大都穴(滎火),再取太白穴(輸土),有火(大都穴)生土(脾)之義,這是其二;這裏暗含兩個火生土,將多余之火補為脾用,這是其三;而肝的象數恰為四,此四針正暗合其義,這是其四。故舒肝補脾,四針畢矣。 如針刺不便,此四穴也可自己按揉,久必見效。當然病由心生,若要健康首要的還是要調整自己的身心,保持壹個平和的心態。

偶有所悟,自己壹試,果然有效,個人淺見,還望高人指點迷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