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初步判斷白腐。
白腐病主要危害葉片、葉鞘和鱗莖。發病初期,外葉葉尖向下呈條紋狀或變黃,後蔓延至葉鞘和內葉。植株長勢衰弱,整株變黃、矮化或死亡。病株拔出時,可見鱗莖表皮產生漬水病斑,有大量白色菌絲層,病部白色腐爛。菌絲層產生大小為0.5 ~ 1 mm的黑色小菌核,莖基部變軟,鱗莖變黑腐爛。在田間,病巢由叢生、枯死形成,病害始於靠近須根的地下部分。發病部位起初潮濕,然後逐漸向上擴展,產生大量白色菌絲。
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;進行深耕,減少田間病源;選擇地勢高、通風排水好的地塊進行耕種;合理密植,合理施用氮磷鉀肥,雨後及時排水;如果發現病株,及時拔除,用化學藥品或石灰粉消毒。
②種子處理:帶菌種子可用種子重量0.5 ~ 1%的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,或用0.5%的50%多菌靈拌種。土壤處理:土壤中可摻入20%甲潑尼龍乳油。
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: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40%菌地凈1000 ~ 1500倍液,或50%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噴施或澆根。
涉及
不能理解
沒問題
是上部葉等發病早。,導致鱗莖中的營養物質積累不足。
中空
葉部疾病
應該是白腐。
上述藥物可以
不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