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背,也叫白鶴草。
常綠性灌木,株高約 100~150 公分。老枝灰白色, 嫩枝葉翠綠色。莖圓柱形,節稍膨大。
葉:對生,全緣, 兩面有柔毛,背面中肋葉脈明顯,先端尖或鈍,基部蟹形,葉柄短小。
聚繖花序,著生於枝梢或葉腋,苞片細小,花萼裂片為五,條狀披針形,兩面生腺毛,唇形花冠白色,上唇披針狀,下唇短三裂,花冠形狀,在壹片綠意背景中猶如壹只只展翅飛翔的白鶴;可育雄蕊2枚,花藥兩室。
蒴果長橢圓形,其結果率不高。
擴展資料:
1、分布範圍:原產中國大陸雲南,華南之廣東、廣西山區壹帶,東南亞地區及印度等地。
2、主要價值:藥用
3、藥材形性:
莖直長。圓柱形,基部木質化,淡紫紅色,直徑0.4—0.6cm。
莖上部淡黃棕色或綠褐色,被白色柔毛,莖下部有時可見托葉殘存,莖節明顯,節間距離2-2.5cm,愈向上愈長。奇數羽狀復葉,頂端小葉稍大,下面小葉3-4對,小葉倒卵形、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長1.5—5cm,寬1-2.5cm,邊緣有鈍鋸齒。
葉灰綠色,皺縮且卷曲。有時可見莖頂部的花序及帶鉤刺的小花或果。味微苦澀。以莖紫紅色、質嫩、葉多者為佳。
百度百科-白鶴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