罌粟殼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,是吃了後能上癮的物質,但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卻有個百勞散,以罌粟殼和烏梅兩味藥,罌粟殼醋炒,然後和烏梅壹起搗爛成細末,每次6-9克,飯後用開水沖服,壹日3次。可 治多年咳嗽,自汗。
《本草綱目》這樣解釋為啥采用罌粟殼: 罌子粟殼,酸主收澀,故剛得病不可用。咳嗽的時間久了,會致氣散不收,令肺脹,疼痛加劇,故宜用此收澀聚攏散失的正氣,提高免疫力。
而烏梅肉 同樣酸澀,也是能收肺氣的藥中之材,斂肺,澀腸,生津,可用於肺虛久咳。
兩味藥除了收澀肺氣外,還有個特點,就是具澀腸之功效,很明確地詮釋了肺與大腸相表裏的含義。
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,為什麽咳嗽多年和自汗會壹起出現?這是因為 久患咳喘,耗傷肺氣。肺與皮毛相表裏,肺氣不足之人,肌表疏松,表虛不固,腠理開泄而致自汗。
如果出現這種問題,可以嘗試使用百勞散,但是 由於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,文章所提供的方子,宜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辨證加減,建議使用前,先找專業醫生指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