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寒、耐旱,塊莖能在-30℃的凍土層中安全越冬。早春幼苗可耐輕霜,秋葉可耐短時-4 ~-5℃。18 ~ 22℃的溫度和12小時的光照有利於塊莖形成。耐瘠薄,對土壤要求不嚴格。除酸性土壤、沼澤、鹽堿地外,壹些不適合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,如廢墟、房屋、路邊等,都可以生長。
壹、洋姜的栽培技術
1.除草:胡楊出苗後要及時補苗,結合補苗進行除草1次。壹般播種後30 ~ 40天中耕除草,深度6 cm左右,中耕除草。出芽前進行第二次中耕,結合除草,為塊莖生長發育創造良好條件。結合中耕,培土,塊莖膨大時摘花、摘芽,促進塊莖膨大。
2.施肥:秋季收獲後整地,每畝施雜肥5000公斤,播種時70%撒施,30%集中在溝內。另外施硫酸鉀15 kg,深耕30 cm。翻耕後,它被整平,為播種做好準備。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,生長期需施兩次追肥。第壹次在5月底左右,追施尿素每畝10 kg,以促進幼苗健壯和產生新枝。第二次,出芽初期,沃野水溶肥每畝追肥。
3.澆水:苗期、拔節期、現蕾期、塊莖膨大期是澆水的四個關鍵階段。壹般4月中旬可以澆水,5月下旬可以蓄水,8月中旬可以澆芽水,6月中旬可以澆塊莖膨脹水。生姜雖然抗旱,但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況下,產量也能大幅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