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般鹽的保質期是3-5年。食鹽10年前的保質期已經明顯超過,食鹽的食用安全已經無法保證。而且如果放置太久,鹽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會流失,此時食用價值也不大。食用鹽包括井鹽、海鹽、池鹽、巖鹽等。,並含有鐵、鈣、鋅、鉀、鈉、碘等多種營養元素。
人們用的鹽是壹種鹽,指的是富含鈉的鹽,也就是氯化鈉。鹽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,具有調節人體活動的作用。國家規定井鹽、礦鹽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%。鹽中含有鋇鹽、氯化物、鎂、鉛、砷、鋅、硫酸鹽等雜質,我們規定鋇的含量不能超過20mg/kg。鹽中鎂和鈣過多會使鹽變苦,氟含量過高也會引起中毒。
鹽的種類
古代的鹽有很多種,有絳雪、桃花、藍、紫、白等。從來源上分為:海鹽用海鹵炒,井鹽用井鹵炒,堿鹽用刮來的堿土炒,池鹽用池鹵風幹,崖鹽生於土崖之間,海鹽、井鹽、堿鹽來自於人,池鹽、崖鹽。
明朝的史書記載是這樣的:解州的鹽是風水形成的,寧夏的鹽是從地下刮出來的,淮浙的鹽是煮出來的,川滇的鹽是抽到井裏的,閩粵的鹽是炒出來的,淮南的鹽是炒出來的,淮北的鹽是曬出來的,山東的鹽是炒出來曬出來的,比較大。南朝陶弘景名醫錄有:東海鹽、北海鹽、南海鹽、河東鹽池、梁毅鹽井、西羌山鹽、胡中書鹽,顏色各異,河東鹽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