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通九尾狐的畫法如下:
步驟1、先畫出九尾狐彎曲的尾巴,就像煮熟後弓起身子的大蝦。
步驟2、再畫出九尾狐的頭部和胸脯,頭頂的毛發肆意飄揚,它斜著眼睛,嘴角微微上翹,壹臉蔑視的看向前方。
步驟3、然後畫出九尾狐蹲坐在地上的身體,將尾巴補充完整。
步驟4、最後用深淺不壹的黃色和灰色營造出立體感,讓它的毛發看起來光鮮靚麗,給眼睛塗上神秘的紅色即可。
九尾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,常用來象征祥瑞。
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編纂的《山海經》,而後傳至漢字文化圈日本、越南等東亞國家。
《山海經》雲:“青丘之山有獸焉,其狀如狐而九尾,其音如嬰兒,能食人,食者不蠱。”
其形象最基本的特點就是“九尾”,傳說世平則出為瑞也。《瑞應圖譜》中說:“王者不傾於色,則九尾狐至焉。”
而《宋書·符瑞誌》則說:“白狐,王者仁智則至。”
《孝經》援神契說:“德至鳥獸,則狐九尾。”但是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,而早期也有吃人的兇惡形象。
有學者認為《山海經》“青丘國”及“九尾狐”形象出於“東方青龍”中的“尾宿”,因“尾有九星”;禹在治水之時遇“塗山氏女”與“九尾白狐”的傳說,是禹“治水”始於“箕尾”之間的曲折傳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