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挖冬筍,看山勢,山勢不平,先出谷。
2,上山先找母竹,母竹會看重疊葉子的綠度。
3.找到母竹,看母竹下壹個分支的方向。
4.找到母竹最低的壹根枝條的方向,也就是母竹筍鞭基的方向。
5.如果這個方向不準,就用母竹的底枝對著母竹的尾部,找夾角中心線鋤。
6.壹般第壹根筍長在距母竹兜約40厘米的厚土中,是闊竹中最大的冬筍。
7.挖完第壹根筍,就不需要再挖竹鞭了。順著鞭子的方向看去,只見鞭子有壹個∩形的凸地,第二個冬筍就在∩形的泥厚處孕育。
8.之後可以拔出竹鞭去找竹筍,但是竹筍不會太大。
挖筍技巧
因為地勢比較平坦,土地營養比較均衡,只有地表的幾株母竹會生出冬筍,而且在開春的季節到來之前,冬筍也比較少,所以壹般不建議采挖冬筍。雖然可以看出青色以下有密節的竹子就是母竹,但是山頂土地的營養很容易流失,只有冬天的小雨或小雪才能讓母竹在這裏聚集孕筍的營養。壹般這個地方的冬筍在下雪之前都不會太大,所以在小雪季節之前不值得去挖。
生長茂盛,葉厚的竹子,如果枝上有托葉,葉略黃,就壹定有竹筍。如果托葉在前兩三個枝上,竹筍會更近。長有托葉的樹枝越高,竹筍承受的距離就越遠。有時這種竹子被挖過,但竹筍不壹定被挖走,這可以通過用鋤頭敲打竹子來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