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書》中講:“小滿之日苦菜秀。”食苦菜就是小滿節氣的習俗之壹。小滿雖然寓意著豐收的到來,但其時卻恰是青黃不接的時候,因此在過去,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來充饑,這壹習俗便流傳下來。
食用苦中帶澀、澀中帶甜、新鮮爽口的野菜,能在潮濕悶熱的天氣裏清熱利濕,強身健體。老北京常吃壹種叫做“苦芒菜”的苦菜,也叫“苣蕒菜”。
它有安心益氣,輕身、耐老的功效。簡單用鹽和醋壹拌,生著吃味道就不錯,也可以做湯、炒食或者做餡。
還有壹種馬齒莧,具有清熱祛濕、散血消腫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民間稱它為“長壽菜”、“長命菜"。
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,可以像豆瓣菜壹樣烹食,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、蛋黃醬和燉菜。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壹起做,味道也很好。其莖和葉可用醋腌泡食用。還可以做馬齒莧炒雞蛋、蒸馬齒莧餡包子,或煮點清熱止痢的大蒜馬齒莧粥。
其實不僅是吃苦菜,夏季天氣炎熱,多吃壹些苦味的食物不僅可以促進食欲和消化,還有去熱和排毒的作用。市場上常見的菜中苦味較重的菜有苦瓜,微苦的菜有馬蘭頭、菊花腦,還有野菜中的枸杞頭。另外,還可食用壹些食藥兼用的苦味幹鮮類果品,如蓮子芯、薄荷葉、苦杏仁、蒲公英等。來源: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