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豚中含有的河豚毒素是什麽?
河豚中含有的河豚毒素是自然界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神經毒素之壹,曾被認為是自然界毒性最大的非蛋白毒素。毒素可局部刺激腸道,吸收後迅速作用於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,高選擇性、高親和性地阻斷神經興奮膜上的鈉離子通道,阻礙神經傳導,從而引起神經麻木和死亡。
河豚在繁殖季節毒性很大,雌性大於雄性。在不同部位,卵巢>:脾臟>肝臟>;血>;眼睛>鰓耙>皮膚>睪丸壹般肌肉中沒有河流毒素,但內臟中的毒素在河流死亡後可以滲透到肌肉中,魚類此時也含有少量毒素。毒素提取的主要部位是卵巢和肝臟。
河豚毒素的化學性質和熱性質非常穩定,不能被常見的腌制或日曬等烹調方法破壞,只有在高溫下加熱30分鐘以上或堿性條件下才能分解。220℃加熱20-60分鐘,可破壞所有毒素。中毒潛伏期很短,短至10-30分鐘,長至3-6小時。發病急。如果搶救不及時,患者最快在10分鐘內死亡,最遲4-6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