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吃青團子。
清明時節,江南壹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。青團子油綠如玉,糯韌綿軟,清香撲鼻,吃起來甜而不膩,肥而不腴。青團子還是江南壹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,正因為如此,青團子在江南壹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。
2、吃饊子。
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。“饊子”為壹油炸食品,香脆精美,古時叫“寒具”。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,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。
3、吃清明螺。
清明時節,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,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,最為豐滿、肥美。螺螄食法頗多,可與蔥、姜、醬油、料酒、白糖同炒;也可煮熟挑出螺肉,可拌、可醉、可糟、可熗,無不適宜。
擴展資料:
清明節飲食細則
1、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。這時候是哮喘、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好發的季節,如果這時節再吃發物的話,很可能誘發這些疾病的發生,所謂“發物”,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、發毒助火助邪之品,因此像羊肉、狗肉這些食物要適當少吃。
2、飲菊花茶散冬季寒邪。清明時節,天氣溫暖、陽氣生發,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、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,不但可以養肝利膽、疏通經脈,還可借此將壹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。
人民網-清明節各地區的飲食習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