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壹。因為發源於山西省中部,所以也叫中路梆子,其他省份都叫山西梆子。主要分布在山西中北部和陜西、內蒙古、河北的部分地區。
清朝初年,周浦梆子流入晉中,與奇臺秧歌、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,在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下,形成了晉劇。幾經變遷,在晉中、山西北部乃至內蒙古、河北、陜北部分地區發展蔓延。清末民初的近百年是晉劇發展的重要時期。當時班社眾多,人才輩出,特別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壹代女演員出現後,晉劇藝術被提升到壹個新的階段。
20世紀30年代前後,、、、紀美蓮、等壹大批表演藝術家登上中路梆子的舞臺,形成了晉劇的五大代表流派:丁、牛、郭、紀、程。
到現在,丁果仙的打金枝、空城計、賣畫劈門關、反徐州、渭水河、八件套;牛桂英的勸宮、投郡、數糧、走山;郭鳳英的小酒席,喧鬧的小樓,小別木,喚起朋友回店;紀美蓮的《藏舟》、《殺人惜》、《百花點將》、《程玉英的教子》至今仍被老百姓津津樂道。
國家壹級演員牛建偉、梁貴興等太原實驗晉劇院優秀演員為觀眾獻上了《小宴席》、《演神講廟》、《雙下山》、《三娘的幹兒子》、《連李擡轎子》、《徐策進城跑》等精彩劇目。
相關信息/查看/17098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