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泥硯產於山西忻州地區定襄縣河邊村,原產地為山西南部的絳州。
澄泥硯以沈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,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,質堅耐磨,觀若碧玉,撫若童肌,儲墨不涸,積墨不腐,厲寒不冰,呵氣可研,不傷筆,不損毫,倍受歷代帝王、文人雅士所推崇,唐宋皆為貢品。
澄泥硯不施彩釉,采用科學周密的原料配方,精心的藥物熏蒸,特殊的爐火燒煉,保持了史書記載的名貴顏色,而且燒制出古硯從未有過的花石紋,以“朱砂紅、鱔魚黃、蟹殼青、豆綠砂、檀香紫、為上乘顏色,尤以朱砂紅、鱔魚黃最為名貴。
擴展資料:
絳州澄泥硯和端硯、歙硯、洮硯齊名,並稱中國四大名硯,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。在中國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在四大名硯中,唯絳州澄泥硯為陶制品,且具有古樸的造型、細膩的紋理以及質堅不燥、滑而不膩、溫潤如玉、色澤多變、貯水不涸、歷寒不冰等優良品質。
窯爐燒制是絳州澄泥硯制作工序中最為關鍵的環節,也是較難掌握的壹道工序。因為硯坯的厚度大,有的可達7-8厘米左右,難度較大,需要壹周時間左右。總的來說,窯爐控火可概括為三個字:穩、慢、勻。
百度百科-澄泥硯
人民網-絳州澄泥硯的前生今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