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下壹個節氣是立秋,立秋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,更是秋天的第壹個節氣,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,“秋”就是指暑去涼來。
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,將全年分為二十四個時段,即:立春,雨水,驚蟄,春分,清明,谷雨;立夏,小滿,芒種,夏至,小暑,大暑;立秋,處暑,白露,秋分,寒露,霜降;立冬,小雪,大雪,冬至,小寒,大寒。
合稱二十四節氣,二十四節氣表明氣候的變化和農事季節,中國在公元前2世紀已用來指導農業生 產。
擴展資料:
“二十四節氣”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,所以“二十四節氣”在公歷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,二者前後不差1-2日。地球每365天6時9分10秒〔精確〕,圍繞太陽公轉壹周,每天24小時還要自轉壹次。
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壹致的,而是保持壹定的傾斜,所以壹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。
以北半球來講,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天文上就稱為夏至;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稱為冬至。壹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,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;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或南回歸線時,分別為夏至和冬至。太陽直射點在南、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