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,白雲山興群公司對夏桑菊技術進行了修改和完善,並於1984年初投入保健品市場。
壹開始市場反應冷淡,醫療站只勉強訂了20萬包。但是,服用夏桑菊的便利性跟上了改革開放初期日益緊張的生活節奏,逐漸被消費者接受。
隨著《藥品管理法》的實施,興群制藥廠對夏桑菊的工藝規程進行了復核,增加了質量標準,補充了臨床資料。經衛生局批準,夏桑菊於7月份變更為準字號,1985,作為藥品正式與消費者見面。1986年產量飆升至2.05億包,利潤支柱地位開始奠定。
65438-0988年,上海甲肝流行,導致夏枯草稀缺。壹些無良廠家用全草做原料。但興群公司如果買不到夏枯草,寧願停產也不補。用質量捍衛了“全國質量管理獎”的尊嚴,用質量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。
彈指壹揮間,《夏桑居》陪伴我們走過了二十多個夏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