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腩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松軟肌肉,是壹種統稱。
若依部位來分,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。另外,在裏脊肉上層有壹片筋少、油少、肉多,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裏脊邊,也可以稱作牛腩。
但按中文理解,其實還包括扇面(五花肉)牛腩(Flank)等。還有以下幾塊:
1、坑腩:牛味最濃,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/肋排(short rib)或旁邊牛肋條(Finger meat)部位的的肉。
2、爽腩:又叫繃紗腩、崩沙腩或蝴蝶腩,是牛肚皮的腩位,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,爽腩貴坑腩壹半,由於有塊薄軟膠質,爽軟不硬。
3、腩底: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壹塊肉,又粗又韌,很難炆。
4、腩角:爽腩和坑腩中間的壹塊肉,分量極少。
擴展資料
牛腩的做法:
主料;牛腩300克、蘿蔔100克。
輔料;啤酒150毫升、桂皮2塊、山楂3克、香葉2片、蔥5克、鹽2克、香菜1根、姜5克。
牛腩燉蘿蔔的做法
1、蘿蔔去皮切塊。
2、蔥姜香菜備用。
3、牛腩切塊。
4、牛腩冷水入鍋,加姜,焯水。
5、鍋中放牛腩,啤酒,水,桂皮,山楂,香葉,蔥,蘿蔔,鹽。
6、大火煮沸,轉小火1小時。
7、牛腩燉蘿蔔成品圖。
百度百科-牛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