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口蘑中的蘑字源於什麽

口蘑中的蘑字源於什麽

口蘑中的蘑字源於中國古代。據研究,這個詞最早出現在《韓非子》壹書中,被用來形容人們嗜食蘑菇的情況。

在清代,《廣東新語》中有“口蘑”的記載,但是當時指代的是木耳。後來,在南京話中,“口蘑”又被用來表示香菇(壹種偏白色、肉質厚實且味道鮮美的蘑菇)。

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壹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,主要產地在錫盟的東烏旗、西烏旗和阿巴嘎旗、呼倫貝爾市、通遼等草原地區,壹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,味道異常鮮美。

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,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,所以被稱為“口蘑”。由於產量不大,需求量大,所以價值昂貴,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壹種蘑菇。

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,寫過壹首贊美口蘑的詩:“口蘑之名滿天下,不知緣何叫‘口蘑’?原來產在張家口,口上蘑菇好且多。”詩人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。

形態特征

口蘑子實體群生,並形成蘑菇圈,中等至較大。菌蓋直徑17厘米,半球形至平展,白色,光滑,初期邊緣內卷。菌肉白色,厚,具香氣。菌褶白色,彎生,稠密,不等長。菌柄中生,粗壯,長3.5-7厘米,粗1.5-4.6厘米,基部稍膨大,白色,內實。孢子橢圓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