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檔綠茶,尤其是各種芽葉細膩的名茶(名優茶),不能用100℃的開水沖泡,壹般在80℃左右。茶葉越嫩越綠,沖泡的溫度就會越低,這樣茶湯就會淺綠明亮,口感清爽。高溫下,茶湯容易變黃,味道苦澀(茶葉中的咖啡因容易浸出)。像往常壹樣,高水溫“燙”茶。
泡喝各種花茶、紅茶、中低檔綠茶,都要用100℃的開水沖泡。如果水溫低,滲透性差,茶葉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少,茶味淡。烏龍茶、普洱茶、花茶都是用100℃的開水沖泡,因為用茶量大,茶葉很老。
如何把握泡茶的時間和頻率
如果用茶杯泡普通的紅綠茶,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,用200毫升左右的開水沖泡,加蓋4-5分鐘,即可飲用。這種泡法的缺點是:水溫過高,容易煮茶(主要是綠茶);水溫低的時候,很難做出茶味;而且因為水量大,往往壹次吃不完。浸泡時間過長,茶湯會變涼,色、香、味都會受到影響。
改進後的沖泡方法是:將茶葉放入杯中後,加入少量開水浸泡茶葉約3分鐘,再加入開水至七八成滿,趁熱飲用。當妳喝到杯子裏茶湯的三分之壹左右時,再加入開水,這樣會讓茶湯的濃度前後更均勻。
據測定,茶葉第壹次浸泡時,其可溶性物質可浸出50-55%;第二次浸泡可浸出30%左右;第三次浸泡能浸出10%左右,第四次浸泡所剩無幾。因此,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。
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——泡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