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不同的成長環境
蕎麥壹般產於南方,澱粉含量高,香味濃郁,口感好。是常見的粗糧之壹。苦蕎多生長在我國西南地區,富含支鏈澱粉,味淡,微苦,但營養價值高於甜蕎,可制成茶。
2.不同的植物形態
蕎麥葉呈三角形或倒卵形,頂端漸尖,基部心形。蕎麥的莖較高,達到90-100 cm,莖色為綠色或紅色。果實橢圓形或三角形,深褐色,表面光滑。
蕎麥葉呈寬三角形,比蕎麥大,沿葉脈兩側有圓形突起。上部葉的葉柄較長,葉柄較短。苦蕎的莖直立,長30-70厘米,莖的顏色為綠色或略帶紫色。果實橢圓形,邊緣不明顯,顏色深褐色,果實小,表面粗糙,殼厚。
蕎麥的種植方法:
蕎麥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低,能適應多種土壤條件,但最好是疏松的沙壤土。雖然蕎麥具有很強的適應性,但為了更好地種植蕎麥,獲得高產穩產,仍然需要選擇適宜的土地,適當整地,為蕎麥的出苗和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。
蕎麥生長周期相對較短,生長速度快,對肥力要求高,是壹種需要較多肥料的作物。總體來看,蕎麥對鉀肥的需求量最大,其次是磷肥和氨肥。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肥力和肥料種類有不同的側重。施肥時應根據具體生產階段施用,保證生長所需營養充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