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紅三葉的生物學特性

紅三葉的生物學特性

紅三葉是豆科三葉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主根深埋;側根發達,多分布在表土中;根部有許多粉紅色的結節。根頸略低於表層土。主莖有10 ~ 48個分枝,叢生,直立或半直立。莖的高度壹般在80 cm左右。植物表面有稀疏的毛發。三片掌狀復葉,互生葉,葉柄長,葉卵圓形或卵圓形,邊緣有絨毛和不明顯的細齒,葉表面中央有白色或灰色V形斑紋,少數無V形斑紋。托葉卵形,急劇退化為壹個長的,纖細的末端。緊密的頭狀花序,幾乎無梗,花冠深紅色或紫紅色。花序兩側有兩片無柄葉,由約100朵小花組成。花冠長度為1.4 ~ 1.95厘米;導管長0.85 ~ 0.95厘米,每個花頭有32 ~ 52粒種子。莢果近卵形,每個莢果壹般含1粒種子。種子腎形,棕黃色或紫色,千粒重1.5 ~ 2g。

紅三葉是異花授粉植物,也是蟲媒花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生長適宜溫度為15 ~ 25℃。年降雨量700 ~ 2000 mm以上,夏天不熱,冬天最適合生長。抗寒性強,冬季能抵禦-8℃的低溫,最低氣溫低於-15℃時不易越冬。耐陰性和耐濕性也強,耐熱性差。夏季氣溫超過35℃時,生長受到抑制,晝夜溫差小,常導致紅三葉死亡。春夏秋三季生長旺盛,青刈期長,產量高,可為牲畜提供優質飼草。秋末冬初停止生長。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粘土、壤土、砂壤土、中性或微酸性土壤都適合紅三葉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