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壹八事變開始算起,至1945年9月2日結束。
1931年9月18日,日軍進攻沈陽,九壹八事變爆發,由於當局的不抵抗,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占領中國東北,並成立偽滿洲國。1932年1月28日,日軍進攻上海,淞滬抗戰爆發,中日軍隊第壹次全面對抗和較量。
1937年7月7日,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,中日戰爭全面爆發。1941年12月7日,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,12月9日,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,至1945年9月2日結束,***14年抗戰。
日本戰敗
1945年2月,英、美、蘇三國首腦丘吉爾、羅斯福、斯大林在蘇聯的克裏米亞半島簽訂《雅爾塔協定》,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,蘇聯應對日宣戰。中國沒有被邀請參加。由於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(如承認外蒙古獨立),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,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。
1945年8月14日,中國與蘇聯簽訂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》;15日,日本照會中、蘇、美、英四國,表示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。15日正午,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《終戰詔書》,宣布無條件投降。
以上內容參考:百度百科—抗日戰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