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豆子的葉子圓形披針形,表面綠色,背面灰綠色。莖是黃色和白色的。通常生長在靠近地面的地方。
屈馬蔡,又名端狄,侵馬蔡。它的葉子邊緣有尖尖的齒形,葉子破了會滲出奶來。莖直立,紅白色,中空,呈乳白色。
其他差異:
1,成長環境:
苦豆子適應性強,廣泛分布於海拔500-4000 m平原的山坡草地甚至路旁、農田或荒地,是壹種常見雜草。
本種耐旱耐寒,也生長在我國北方幹旱地區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等沙地。它還能適應海拔3300—4000米的寒冷青藏高原。在東北和內蒙古,變綠較早,但深秋霜凍後能存活壹段時間。苦豆子是壹種根莖草本植物。
種子能在3 ~ 5℃發芽。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0 ~ 27℃。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0 ~ 25℃。抗旱、耐澇、耐鹽堿,但在土壤濕潤、水分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,品質脆嫩。幹旱時,葉子纖維多,質量差。但是太多的水很容易使根部腐爛致死。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沿海鹽堿地也能生長,房前屋後都可以種植。但最好種植在保水性強、肥力高的肥沃疏松的壤土上。
2、效果不同:
苦豆子;防治貧血;防暑保健;清熱解毒、殺菌消炎;癌癥的預防和治療。
曲麻菜,清熱解毒;祛濕排膿;涼血止血。主咽喉痛等。
百度百科-曲麻菜
百度百科-苦豆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