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獅螺俗稱海螺、織螺、麥螺或白螺,有的地方還叫切甜螺、小黃螺、錐螺。壹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沈積物底部,在廣東、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區數量較多。它的外形特點是尾巴尖,身體細長,長約1厘米,寬約0.5厘米。
壹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沈積物底部,在廣東、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區數量較多。它的外形特點是尾巴尖,身體細長,長約1厘米,寬約0.5厘米。
據說福建沿海居民壹向喜歡清炒海獅螺螄,尤其是莆田,尤其是在端午節前後,被認為是壹種飲用的好菜。
炒麥螺色澤分明,外形小巧,螺白圓潤,易吸,肉質嫩滑,微筋,鮮香,回味無窮。妳吃得越多,就越容易上癮。
東南沿海地區大多吃海獅螺,福建莆田甚至有過節吃螺的習俗。
近年來,由於海洋環境的汙染,“赤潮”頻繁發生,大大增加了蝸牛體內“石方哈毒素”的毒性。經檢測,該毒素對人體的口服致死量為0.54毫克-0.9毫克,也就是說,壹只小海獅螺就可能致人死亡。
每年夏天都是海獅螺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。前幾年,福建省其他地區也發生過海獅蝸牛中毒事件,我國有關部門明令禁止銷售和經營海獅蝸牛。
海獅螺種類繁多,難以分辨。如果不知道如何區分,建議不要購買食用蝸牛產品。如果誤食海獅螺螄,出現嘴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癥狀,壹定要立即去醫院。
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海獅螺體內的毒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