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媽也會在煮餃子的大鍋裏放十幾個雞蛋(我們壹般端午節吃雞蛋)。和餃子壹起煮久了也能混合餃子的香味。煮了兩三個小時,蛋黃有點黑,蛋清變成土黃色。這種蛋嘗起來q彈我也願意吃。平時怎麽煮這麽長時間?現在有人說吃這種雞蛋不健康,但我壹年只能吃壹兩次,不管健康不健康。
但是這壹天我只能開心,因為家裏沒有冰箱,所以每頓飯只能吃粽子,每頓飯都吃,我受不了。現在條件好了,在超市想吃什麽就買什麽,但是味道也變得尷尬了。吃什麽都不覺得香,找不到當時狼吞虎咽的感覺。我媽每年還是堅持自己包,但是我們不在家,所以只包了十幾二十個。
?當我看到李子和竹筍和貝殼時,我經常想起我在家裏的童年。那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媽媽做的飯。直到現在,我還是不會包粽子,也不會上學,但是我想我以後壹定要學習,給我的孩子吃,讓這種文化延續下去。端午節他還能想起家鄉,想起媽媽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