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出現的日期不同:
1,上弦月(農歷初八左右),上弦月出現在農歷前半月。
1)凸月(農歷九月初九左右——農歷十四左右)
2)滿月(滿月,農歷十五或十六左右)
3)凸月(農歷16月左右-農歷23月左右)
2.下弦月(農歷23月左右)出現在農歷的下半月。
下峨眉(農歷二十四日左右——月末);此外,農歷月的最後壹天稱為暗月;也就是消失。
二、出場時間不同:
1,上弦月只有在前半夜才能看到,午夜時分消失在西方。
2.上弦月主要出現在下半夜。
第三,位置不同:
1,上弦月出現在前半夜西邊的天空。
2.午夜後,下弦月出現在東方的天空。
第四,亮臉不壹樣:
1,上弦月的“面”朝西,即西半部明亮;
2.下弦月的“面”朝向東方,即東半部明亮。
五、月亮不同:
1,月相為日月之差(以下度數為日月之差)。上弦月:90度;凸月:90度-180度;滿月:180度;凸月:180度-270度;
2.上季度:270度;下峨眉月:270度-360度;另外,農歷月的最後壹天稱為暗月,即消失。
百度百科-上弦月(月相)
百度百科-下弦月(月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