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冰心關於家鄉和童年的散文中,臘八粥尤為特別,因為它不是純粹的追憶。自然,作者也用溫柔的筆來表達母親過去煮臘八粥的情景。然而,在這篇文章中,它並不局限於引起讀者共鳴的過去的記憶。
孩子們準備煮臘八粥的場景更直接,更強烈,更莊重天真感人!其實臘八粥是冰心為了紀念過去的時光而精心制作的。
原文摘錄:
從記事起,我就記得每年臘月初八,媽媽都會給我們煮臘八粥。
這種臘八粥是用糯米、紅糖和十八種幹果熬制而成的。幹果中,大的有紅棗、桂圓、核桃、銀杏、杏仁、栗子、花生、葡萄幹等。,而且小的都是各種豆子和芝麻,很甜很好吃。媽媽每年都會做壹大鍋,不僅全家人吃,還分發給鄰居親戚。
母親說,這種臘八粥最初是佛寺為祭祀佛祖而煮的——十八種幹果象征著十八羅漢,後來這種習俗在民間流行起來,因為借此機會清理廚房的櫃子,把這些吃剩的雜果煮給孩子吃,也是壹種很好的節約方式。
最後,她嘆了口氣說:“我母親死在臘八,那時我才十四歲。我伏在她身上痛哭壹場後,趕緊去廚房給爸爸哥哥做早餐。我還在爐子上看到了她昨天煮的壹小鍋臘八粥。現在我每年還煮這臘八粥,不是為了供佛,是為了紀念母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