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豬肉頌譯文

豬肉頌譯文

豬肉頌 [宋代] 蘇軾

凈洗鐺,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時他自美。黃州好豬肉,價賤如泥土。貴者不肯吃,貧者不解煮,早晨起來打兩碗,飽得自家君莫管。

詠物 譯文及註釋

譯文 洗幹凈鍋,放少許水,燃上柴木、雜草,抑制火勢,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。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,不要催它,火候足了,它自然會滋味極美。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,價錢卻賤得像泥土壹樣;富貴人家不肯吃,貧困人家又不會煮。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,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。

註釋 鐺:鍋。罨(yǎn):掩蓋,掩覆。柴頭:柴禾,做燃料用的柴木、雜草等。解:了解。

賞析

“凈洗鐺,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”。

“凈洗鐺”,雖然是說做好烹調的準備,其實這正是做事或修養身心時虔誠、認真態度的體現。煮肉如此,做壹切事情,均須如此。讀者可以從這小心翼翼的“凈洗鐺”中,窺見到蘇軾平時修養身心之嚴謹、真誠。“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”水放得不多不少,火要不大不小,這樣煨燉,才能將肉烹得又爛又有滋味。蘇軾告訴我們,具體實踐中,每個環節都要做得穩妥,仔細,來不得半點馬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