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持續頭暈或暫時性失憶。
*直腸出血。
*脈搏加速。
*手心出汗。
*慢性背痛和頸痛。
*慢性或嚴重頭痛。
*顫抖。
*蕁麻疹。
*情緒緊張,難以忍受。
*失眠。
焦慮癥的三種治療藥物
焦慮癥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較高,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、焦慮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。
苯二氮卓類藥物是治療焦慮癥最常用的藥物,其中地西泮是最常用的。地西泮具有起效快、睡眠好、安全等優點,常規劑量為每天5-30毫克。但也有嗜睡、困倦、震顫、視物模糊、異常煩躁等副作用,對改善植物神經功能作用不明顯。
谷維素和維生素B1都是神經營養藥物。前者可調整間腦功能,激活與自主神經系統相關的下丘腦和邊緣系統,改善自主神經失衡和內源性分泌平衡障礙。後者參與葡萄糖代謝過程,維持神經、心臟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。兩種藥物的常規劑量均為每日30-60 mg,分三次口服。
研究表明,地西泮、谷維素和維生素B1聯合應用,不僅可以改善失眠和焦慮,還可以改善植物神經功能,效果更顯著。而且可以使地西泮在小劑量(每天7.5毫克)的情況下獲得滿意的療效,這樣地西泮的副作用就會明顯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