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銹蜱的發生規律是什麽?
柑橘銹壁虱以成蟲在柑橘的腋芽、葉卷(被潛葉蟲為害的硬葉)、果柄和果實萼片(夏季為橙子,冬季為檸檬)下越冬。越冬死亡率高。世代代數因地區和氣候不同而不同。四川壹般是18 ~ 20代。當春季日溫達到15℃以上時,可爬出並開始取食和產卵活動,然後逐漸遷移到新梢,聚集在葉背主脈兩側為害,5-6月擴散到果面,6月下旬開始迅速繁殖,7月至10為高峰期,再轉移到當年秋葉為害,直至65438。雌成蟎孤雌生殖,卵多散在葉背和果面凹陷處。柑橘銹蜱往往先開始危害樹冠下部和內部的葉片和果實,然後逐漸蔓延到樹冠上部和外部的果實和秋葉。果實首先發生在花梗周圍,然後擴散到後陰部,最後擴散到整個果實。通常情況下,新葉背面、果實下面和陰面的昆蟲種群密度較高。柑橘銹蜱可以通過風、昆蟲、幼苗、農具和其他農業操作傳播。壹般是去年發生的比較嚴重,沒有控制好。冬季氣溫偏高,晴天多,桔園管理粗放,柑桔衰弱發生早、多。盛夏炎熱幹燥,但常有小雨,使葉片長時間保持水滴狀態,有利於這種害蟎的發生。果園經常噴灑含銅、鋅、錳、硫的殺菌劑和溴氰菊酯、氯氰菊酯等殺蟲劑,能殺死大量天敵,容易導致該蟎的發生。柑橘銹壁虱的天敵有多毛類、捕食蟎、食蟎瓢蟲、食蟎癭蚊、薊馬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