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菜譜大全網 - 減脂餐食譜 - 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。為什麽中國人不怎麽喜歡,日本人卻要搶?

納豆起源於中國古代。為什麽中國人不怎麽喜歡,日本人卻要搶?

日本關於納豆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(794 ~ 1192)藤原昭弘寫的《新猿物語》中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據說唐朝的鑒真和尚在最後壹次去日本時,歷盡艱難險阻,把納豆帶到了日本。納豆傳入日本後,最初是作為素食放在寺廟的“乃所”(倉庫)裏,供僧侶食用,所以被稱為納豆。其名稱的由來最早記載於1697年出版的《朝食指南》壹書中。但這裏說的納豆主要是指“鹹納豆”,也叫“唐納豆”、“斯納豆”,也就是我們中國所說的“豆豉”,當時是從日本傳入的。我們現在說的納豆,主要是指看起來黏黏的,攪拌就能畫出來的“畫納豆”。但日本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吃刷納豆的,壹直是個謎,民間也有很多說法。其中,廣為流傳的是與平安末年著名武將袁壹佳有關。當時,正值各地勢力大亂之際,袁遺壹家奉朝廷之命遠征奧地利(日本東北)平定叛亂。由於情況緊急,袁遺立即向當地農民征集糧食,當時主要是大豆。在行軍途中,袁遺家族帶領的士兵在軍營煮大豆時,遭到了敵人的襲擊。經過壹場激烈的戰鬥,袁遺贏得了戰爭。然後士兵們把煮好的黃豆塞進蒿草做的袋子裏,繼續行軍。在路上,壹個士兵想起了那些大豆,打開了它們。誰知大豆變粘了,卻舍不得扔掉。每個人都硬著頭皮嘗了嘗,意外地發現它們很好吃。此後,這種吃大豆的方式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。來源:世博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