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清明的諺語,如下所示:
壹、清明不拆絮,到老沒成器。
寓意:到了清明,春這個季節已經過了大半,夏天在逐漸地到來,棉被、棉衣褲需要拆洗了,讓太陽曬掉裏面壹個冬天的陰氣。春天是個很讓人困頓的季節,很容易使人養成嬌惰的性情,這些對於壹個人來說都是“宴安雞毒”,不振作起來是成不了大器的,到老也沒什麽出息。
二、清明不戴柳,紅顏成皓首。
寓意:清明這壹天,誰要是不戴柳的話,小孩子也會變成老人了。如在清人顧鐵卿的《清嘉錄》卷三,“三月,擂楊柳”條目下,這條諺語被增加了壹個字,成了“清明不戴楊柳,紅顏成皓首”。
三、清明斷雪,谷雨斷霜。
寓意:徐光啟說道,二月最怕夜雨,如果晚上是晴的,即使雨多,也沒有什麽妨礙,如果有十個夜晚以上下雨,鄉下人都會叫苦連天了。初四下雨,叫做春水。初八前後,壹定有風雨。因此他引用了這條諺語,意在說明天氣的自然規律,天氣是逐漸暖和起來了。
四、清明無雨少黃梅。
寓意:如果清明的前壹天寒食的時候下雨,那麽“必多梅雨”;如果清明那天沒下雨,則“少梅雨”。這是農民們熟悉的壹個氣象諺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