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《本草綱目》)
異名牡蠣黃(簡編)。
來源是牡蠣等的肉。動物形態學見文章“牡蠣”。
近江牡蠣和大連灣牡蠣的化學成分為:糖63.55%,牛磺酸65,438+0.3%,必需氨基酸65,438+0.3%,無機鹽(銅、鋅、錳、鋇、磷、鈣)65,438+0.3%,谷胱甘肽65,438+0.7%,維生素A、b,碘含量65,438+0 ~ 65,438+0.53脂質含有壹種糖脂,其糖由兩分子葡萄糖和壹分子巖藻糖組成。另壹種鞘磷脂含有22.0%的糖(葡萄糖、阿拉伯糖和巖藻糖)、7.26%的己糖胺、10.45%的甲基戊糖和0.47%的磷。也有報道牡蠣的脂質物質中含有甾醇,其氫化產物似乎是蕓苔素內酯。
性味甘、鹹、平。
①綱要:“甜,暖,無毒。”
②《醫林簡編》:“味甘鹹,微寒。”
③生活情趣飲食譜:“甘、平。”
功能主要用於滋陰養血。治療煩惱,失眠,焦慮和丹毒。
(1)崔禹錫《食經》:“治不眠之夜,不定也。”
(2)《本草補遺》:“烹食,控虛,婦血氣,調中,解丹毒。”放在姜醋裏生吃,會治丹毒,喝後熱,解渴。"
③醫林編撰:“清肺養心,滋陰養血。”
宜忌①《食經七卷》:“生瘡不可食。”
②求本草原:“脾虛精滑者忌用。”
提醒妳:牡蠣肉是從網上找來的中草藥。使用前請遵醫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