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反饋激發了老師們更大的教育熱情,維持了他們原來的期望,更加關註這些學生。如此循環往復,讓這些學生的智力、學習成績、社會行為向老師的期望靠攏,讓期望變成現實。
實驗過程
1968年的壹天,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·雅各布森來到壹所小學,說要進行7個實驗。他們選取了高壹至六年級的三個班級,對這18班的學生進行了“未來發展趨勢測試”。
之後,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壹份“最有希望的人”名單交給校長和相關老師,並叮囑他們要保密,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。事實上,羅森塔爾說了壹個“權威的謊言”,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選擇的。
8個月後,羅森塔爾和他的助手們重新檢查了18班的學生。結果奇跡出現了:所有上榜的同學成績都有很大進步,而且活潑開朗,自信好學,更願意與人打交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