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棕紅色,質輕而脆,斷口粉紅色,味淡,微酸。它是鮮紅色的,重量輕,水不重。研磨成粉,得到紅曲粉。紅曲色素無毒,對蛋白質著色力強。我們的祖先早在宋代就知道並應用它,它是壹種應用廣泛的天然食用色素。
2.幹菜,俗稱“發黴的幹菜”,用芥末腌制曬幹。它們是浙江紹興的土特產。它們清香鮮嫩,長期存放不易變質。長期以來,紹興城鄉居民都有自己制作幹菜的習俗。“幹菜燜肉”也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菜肴。周恩來總理生前曾多次視察浙江,他也很喜歡吃這道具有紹興田園風味的特色菜。
3.“幹菜燜肉”據說是明朝的徐文長首創的。雖然徐文長精通詩歌、寫作、書籍和繪畫,但他晚年窮困潦倒。當時,殷珊市大乘巷新開了壹家肉店,並請徐文長寫了壹個招牌。招牌寫好後,店主用五花肉買單。徐文長高興得好幾個月都不知道肉的味道了,趕緊回家做飯。可惜他身無分文,買不起鹽和醬。想起被窩裏還有壹些幹菜,我就用幹菜做了吃,但是很好吃。此後,它們就在民間流傳開來。幹菜燜肉講究燉煮,蒸酥糯,以味取勝。酥脆軟糯,油而不膩,色澤棗紅,鹹中帶甜,頗有田園風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