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是這樣的:
上午,嶽陽市公安局在微博中稱,處理了壹起價值654.38+0.6萬元的核桃糖糾紛。下午,新周刊刊登了壹張切蛋糕的圖片,稱之為硬通貨。網友紛紛跟帖,或回憶那些年吃切蛋糕的經歷,或吐槽切蛋糕,是檢驗高富帥的壹個重要標準。“妳有沒有被“蛋糕高富帥”騙過?
嶽陽警方近日處理了壹起“切糕糾紛”,稱因為“語言溝通不暢”,買賣雙方打了起來,切糕人和摩托車也被損壞。最後警方判給買家賠償新疆人的損失,新疆人被送回新疆。震撼點在於賠償金額:摩托車加兩個傷員價值4萬,切蛋糕價值16萬。
網友還是很有幽默感的。他們不是壹味攻擊少數民族,而是集中發聲這個“1.6萬”。最有意思的是,由於通貨膨脹的升級,售樓處已經放棄了“潘幣”,而使用“切糕”來計算價格。這壹天,壹個男人拿了壹大塊切糕給售樓小姐:“我要這套房子!”售樓小姐臉紅了,掰下壹小塊還給他:“全款97折。”
網友提供的購買切糕的關鍵技巧:
1.蛋糕切的特別密,只有壹點點特別重。
妳明明要買半斤,人家可能會砍妳三斤。
那東西太貴了,大概40塊錢壹斤。壹整塊不交100元不能走。
割了不買,不買就走不了。
所以,看到那個東西,就要繞道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