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什麽危害。
2017年有研究報告指出,在200攝氏度以上高溫精煉過程中,棕櫚油比其他植物油產生更多的氯丙醇酯、縮水甘油酯。
隨後,有報告進壹步指出這兩種物質有毒,關於棕櫚油等食品含有此“毒物”的言論在網絡上廣泛流傳。
相關研究
氯丙醇酯是氯丙醇類化合物與脂肪酸的酯化產物,有多個種類,食品中檢出量較高的是3-氯丙醇酯。近年來研究發現,在谷物、咖啡、魚、肉制品、馬鈴薯、堅果和以植物油為原料的熱加工油脂食品中,都有3-氯丙醇酯檢出。
其中,精煉植物油等食品中檢出3-氯丙醇酯的報道逐漸增加。在油脂精煉過程中,縮水甘油酯通常會伴隨3-氯丙醇酯壹起形成,3-氯丙醇酯含量高,縮水甘油酯含量也高。“其含量水平與原料種類有關,相比玉米油、菜籽油、大豆油,以果肉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櫚油,更容易產生3-氯丙醇酯。”
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對餅幹、植物油、糕點等食品中3-氯丙醇酯含量做過風險評估,認為通過上述食品攝入的3-氯丙醇酯對健康的風險不需要特別關註。
以上內容參考:人民網-棕櫚油會產生毒物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