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公山豆腐,又名綠豆腐,因四季皆可烹飪而得名。這道菜真是素菜中的珍品,也是安徽壽縣漢族的傳統名菜,屬於淮河菜系。豆腐起源於淮南王劉安時期的八公山地區,是淮南市八公山區和壽縣的交界處。它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。明代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、葉的《草籽》、羅綺的《原始資料》等著作,八公山豆腐的做法始於漢代淮南王劉安的記載。八公山和壽縣的豆腐質量最好,稱為“八公山豆腐”。這種豆腐是以純大豆為原料,加入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。當地農民制作豆腐的技藝代代相傳。很多人掌握了壹套好手藝,做出來的豆腐細、白、鮮、嫩,深受群眾歡迎。(收起)
難度:配菜(中級)時間:10-30分鐘。
佐料
八公山豆腐250克熟竹筍25克
黑木耳50克,蝦仁10克。
八公山豆腐的制作步驟
1.將豆腐切塊,放入冷水鍋中焯壹下,撈起瀝幹水分。
2.將竹筍切片,在澱粉中加水調成糊狀。將豆腐煮熟,放入五成熱油中炸至金黃色。
3.將蝦仁、竹筍、木耳放入五成熱油中翻炒,加入豆腐、調料和水,再加入澱粉糊翻炒幾下。將四季豆、香菇翻炒,加入調料和雞湯,煮沸勾芡,倒入蝦仁翻炒,放入燕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