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原點
換句話說,大禹治水十三年,無人管。他用清淤的方法使三河入海,太湖水位下降,平息了洪水,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,贏得了蘇州人的喜愛。時至今日,太湖流域還有很多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。
2.含義
相傳蘇州有個小青年,看到清明節的人給大禹獻上精美的祭品。他認為這配不上大禹生前的節儉,他認為大禹在九泉之下壹定不安。清明節正是冬小麥返青的時候。他和大家商量如何用麥葉汁和糯米粉做綠色的餃子,供奉在大禹治水的墓碑前,不忘大禹治水的恩情。互相效仿,成為壹種習俗。
清明餃子的做法:
材料準備:艾草100g,糯米粉500g,米粉100g,熱水250g,鹹餡和甜餡。
1.將艾草用清水洗凈,放入鍋中煮沸,加入壹勺鹽,將艾草放入焯水中。將焯過的艾草立即撈出,放入冷水中沐浴。
2.將焯過的艾草加入少量冷水,放入攪拌機中打成糊狀。?
3.將500g糯米粉和100g米粉混合,放入杯中半杯備用。
4.將艾草糊加入面粉中,將水加熱,邊加邊攪拌,用手將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團。將揉好的面團放入微波爐中壹分鐘,取出。
5.把面團分成小塊,取壹塊面團壓平,裹上餡料,合上。
6.包好的餃子下放棕櫚葉,上鍋蒸15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