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上漁者古詩原文及翻譯介紹如下:
淮上漁者 唐·鄭谷
白頭波上白頭翁,家逐船移江浦風。
壹尺鱸魚新釣得,兒孫吹火荻花中。
譯文
江中白浪裏有壹位白發老漁翁,江岸風聲陣陣,老漁翁船行到哪個地方,家就安在哪裏。剛才他釣了壹條壹尺長的鱸魚,兒孫們就忙著撿柴準備在荻花中生火準備煮魚吃。
註釋
1.白頭波:江上的白浪。
2.白頭翁:鳥類的壹種,文中指白頭發的老漁翁。
3.逐:跟隨,隨著。 4.浦:岸邊,或為風的“呼呼”聲。
5.荻(dí) :生在水邊的草本植物,形狀像蘆葦,花呈紫色。
作者簡介
鄭谷,字守愚,唐朝袁州(江西宜春)人。乾寧三年(八九六),昭宗避難華州,他也趕去,“寓居雲臺道舍”,因而自稱詩集為《雲臺編》。《鷓鴣》為時傳誦,被稱“鄭鷓鴣”;《雪中偶題》亦被畫家采作題材。詩屬唐末流行的那種輕巧清快的格調。
賞析
這是壹首描寫淮河漁民生活的七絕詩歌,短短七言二十八個字便為我們展示了壹幅垂釣風情畫。詩句近乎俗語,但情理兼備,意境高雅,讀來如飲醇酒,滿口生香,使人仿佛正在欣賞壹幅自然和諧、閑適安逸的垂釣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