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魚可浸泡在濃度為5萬壹單位的四環素溶液中洗浴1小時;
也可以用2%氯化鈉溶液和3%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沐浴10分鐘;
或浸泡在氯黴素溶液、呋喃西林粉加呋喃唑酮溶液、或慶大黴素溶液中,或用1%的上述藥液稀釋成低劑量噴霧,可連續幾天有效。病魚應單獨飼養,可用2%的鹽溶液用粗鹽浸泡病魚30分鐘。
垂直鱗片病:
又稱鱗病、松鱗病、松果病。病原初步認為是點狀假單胞菌。是金魚、鯉魚、鯽魚及各種熱帶魚的常見病,多發生在華北、華中、華東等養魚區,在南方飼養的草魚、鰱魚、鱅魚中也有發生。
主要流行於冬末春初,壹般在水質惡化或魚受傷時,通過皮膚感染。
病情嚴重時,親魚死亡率可高達85%。
癥狀
病魚獨自遊著,遊得又慢又無力。發病初期,魚體黑而粗糙,魚體前部鱗片直立,呈松球狀散開。但鱗屑基部的鱗囊是水腫的,半透明的滲出物堆積在裏面,使鱗屑立起來。
嚴重者全身鱗甲直立,鱗甲囊內有含血的滲出物。當用手輕輕按壓鱗片時,滲出液從鱗片下噴出,鱗片也隨之脫落。
病魚常伴有鰭基部和皮膚輕度充血、眼球突出、腹脹、腹水等癥狀。病魚貧血,鰓、肝、脾、腎顏色均蒼白,鰓蓋內表皮充血;重病魚,鰭基充血,鰭爛。
病魚遊動緩慢,呼吸困難,腹部向上,2至3天後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