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聖節,在每年的11月1日。
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,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,才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。在中文裏,常常把萬聖節前夜(Halloween)訛譯為萬聖節(All Saints' Day)。
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,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,要求獲得糖果,否則就會搗蛋。
除了上面這個習俗外,還有壹個傳說存在。傳說在這壹晚,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,混入群眾之中壹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,而西洋人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。
萬聖節特色食物
萬聖節有幾樣吃東西必須準備,它們分別是南瓜派、蘋果和糖果,有的地方還會準備上等牛羊肉,不同食物有著不同含義存在。
南瓜:南瓜派在美國南方本來就是初冬最常見的食物,在萬聖節只是更應景而已。除了南瓜派,南瓜子也是節日常見的零食。
蘋果:11月1日除了萬聖節之外,也是古羅馬壹個重要節日,叫波摩娜節。
波摩娜是“果樹之神”,掌管所有果樹的生與死、豐收與歉收。羅馬占領凱爾特之後,也把波摩娜節和新年融合在壹起,形成了萬聖節吃蘋果的習俗。
糖果:“不給糖果就搗亂”,萬聖節糖果最經典的是橘色、棕色和黑色外包裝,造型以鬼怪居多,不過,這個傳統本來面目和糖果沒有關系。